我們是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以共同打造知足、惜福、感恩、樂活,與人共好的美麗竹縣為目標!為推動新竹縣社造工作,進行本縣各局處社造相關計畫盤點,以此為基礎整合縣內社造資源,共同制定年度整體社造工作之政策方針及推動策略,進行交流合作、媒合轉介及跨域推動等目標,進一步串聯中央部會及民間單位等之資源管道。

自社區營造推動至今已經歷約20餘年,從第一階段的「喚醒擾動」,第二階段的「藝文社造」發展,第三階段則希望透過「由內而外」及「由外而內」雙向輔導策略,開放多元機制擴大個人及議題社群參與社造工作,亦為本階段主要操作核心,將過去社造成果進一步加值運用擴大其影響以深化,並思考跨域互助合作方案,協力營造共好社會,逐步落實擴大社造培育文化公民的目標。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 社區小歷史‧形塑時代大歷史 ]

新竹縣文化局舉辦社區影像培力計畫至今已16年,鼓勵民眾以影像紀錄社區及家鄉,保留珍貴的畫面與記憶。

社區影像紀錄片拍攝主題皆是常民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農村、客家、信仰、婚姻、疫情及傳統產業等多項議題。不但使社區民眾找回過去記憶,且更加認識家園故事。

從歷史考證與紀錄保存的角度而言,影像口述歷史是提供社會變遷重要的文獻參考,成為具有檔案性的歷史影像。社區影像紀錄係以社區小歷史形塑時代大歷史,積累台灣重要的記憶。讓民眾從紀錄出發,想起過去,認識現在,展望未來!

#社區影像培力 #製作17部紀錄片 #社區影像交流會 #影像讀書會 #芎林
#湖口 #社區微型策展 #人民策展6組 #影像教育行動 #竹北1場 #芎林3場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 劇 擊 。 山 村 ] - 節奏凝聚演藝

今年[劇擊。山村]-節奏凝聚演藝計畫中,透過系列課程活動,用節奏凝聚社區居民,重新認識新埔大墩山及北埔的歷史人文、在地傳說、動植物生態等。以田調課程及節奏作為鑰匙,開啟社區表演藝術之門,並協同大墩山的三個社區一起成立「太平窩弦鼓團」,完成「新聚」等結合客家童謠之鼓曲,並聯合南埔村的鹹菜桶打擊樂劇團、北埔鄉排舞協會,取材在地神話和客家青獅文化,共同創作[神話。山村]-環境劇場。經由表演藝術的凝聚,讓在地歷史人文、生態環境得以傳播並永續發展。

111年度[ 劇 擊 。 山 村 ] - 節奏凝聚演藝計畫,共輔導2處、4個社區發展協會以及1個排舞協會,完成1場計畫說明籌備會議、社區田調與實作課程12場、社區劇場工作坊22場及成果發表2場。居民參與設計、執行,活動總計有764人次的居民參與。

#劇場培力工作坊 #大平窩 #成立太平窩弦鼓團 #環境劇場[神話。山村] #南埔村
#大平窩生態調查工作坊 # 社區劇場工作坊 #南埔村 #實作課程之表演服裝
#大平窩文化普查工作坊 #角色扮演設計與實作 #劇場培力工作坊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 藝young不異樣.共學連結共下來 ]

111年藝術平臺的社造主題為「藝young不異樣.共學連結共下來」,「藝young」為對於藝術有年輕的心,「不異樣」指不因學員的身份地位而有異樣或歧視,「共學連結」代表邀約藝術愛好者,連結你我,共創藝術氛圍,「共下來」取自客語「一起來」的意思。透過社造跟文化局的平臺,讓大家發現原來藝術離生活這麼近。

透過藝術平臺辦理的課程與活動,111年度共完成18場課程,連結新住民、樂齡民眾、一般民眾等3個族群,共24位學員:
• 「藝young不異樣-共融藝術的開始」課程3場課程
• 「藝術發生之前」課程3場課程
• 「創意思考與多媒材結合創作與賞析(含實作)」課程6場課程
• 「玻璃媒材的創作與生活美學(含實作)」課程6場課程
• 「美感生活交流會」1場次
• 「與共融藝術大使有約」參訪4個藝術空間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 閱讀新生活·分享好生活 ]

今年(111年)的「閱讀平台」鼓勵公圖與獨立書店積極與在地社區、公寓大廈、大學、國中、國小等不同單位協力合作,透過「微笑社區」及「總圖保溫閱讀活動」的一系列活動,讓新竹縣居民能夠以更多元有趣的角度來閱讀家鄉風土、分享好生活。

#社造計畫

共辦理40場培力課程,「竹北市志大解謎-認識家鄉之美」桌遊系列課程6場,家鄉產業踏查2場 / 「好嘢趣踏查記錄台三線人與土地的故事」系列課程14場,出版野菜誌II / 「霄裡坑動好聽-環境音樂劇工作坊」培力課程14場,成果展演1場 / 「走出有機書店-讓閱讀家鄉更有趣」建置漂書站6處,閱讀講座6場。

#獨立書店 #藍鵲書房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馨流畫飲 #公共圖書館
#竹北市立公共圖書館 #1件主題刊物 #2件成果冊 #4支影像紀錄
#引動2位返鄉青年參與社造計畫 #總圖保溫計畫

「社區閱讀角營造」完成2社區建置 / 「總圖保溫閱讀活動」20場次共48小時,帶動1,610人次居民參與。

#公寓大廈社區 #太睿觀 #御美學社區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Placeholder image
[ 相遇・連結 - 大家的東興圳 ]

今年在「相遇・連結 - 大家的東興圳」計畫中,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安排,讓社區居民共同認識東興圳的歷史人文、水資源與動植物生態,此外也參與地景的規劃,僱工購料、合作協力種植,進而能夠建立居民對東興圳的情感與在地認同,在參與過程的互動中彼此認識、互相交流,最後能自主對東興圳進行維護,促進東興圳在歷史人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111年度「東興圳社區營造計畫活動總計有185人次的居民參與,共完成1場諮詢籌備會議、12場活動及1場成果分享會,以及公三、綠41兩處植栽景觀,招募志工共22位,以僱工購料的居民參與方式,讓民眾共同設計、執行。

#東興圳面面觀系列講座 #走讀東興圳現場踏查 #大家的東興圳工作坊 #成果分享會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